猪发挥遗传潜力的新指标

研究表明,与在挑战较小且不受限制的试验环境中饲养的猪相比,商业育肥环境中的猪,仅能发挥其生长潜力的70%。 研究人员指出,这30%的差距是需要通过养殖管理和基因选择来改善的关键领域,以减轻商业条件下应激源对猪发挥遗传潜力造成的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与单从遗传角度改善猪的性能相比,通过提高猪对应激源的适应能力改善其性能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策略。猪的抗逆性是指猪应对应激源并从中恢复过来的能力,这正成为生猪养殖领域新的参考指标。

为何需要抗逆性?

平均日增重,取决于猪的生产潜力及其应对应激源和意外挑战的能力。 通过品种选育和养殖管理策略,可得到抗逆性更强的猪,将提高商业养殖条件下猪只发挥遗传潜力的能力,并将以可持续的方式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

此外,有关生猪抗逆性的研究有望改善猪的健康和福利,并减少猪场对抗生素的使用或总的治疗投入。 猪抗逆性提高之后,除了可以减少生产损失和医疗成本外,还会带来 还会带来其它的经济收益:减少了劳动时间和人力成本,这是因为猪出现的问题更少了,且更易于管理。

抗逆性是指猪只对应激源的反应,是将应激源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从中快速恢复的能力。因此,猪只机体抵御挑战并保持体况稳定的能力,被认为是抗逆性。

猪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应激源,这又会影响其性能。 应激源对猪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往往就是采食量的减少。 但是,在猪的细胞和肠道水平上也会发生反应,例如氧化应激和应激反应引起的炎症,这会进一步降低猪生长可用的能量,因为此类应激反应会增加猪对维持能量的需求。

归根结底,猪高效的适应能力将决定这些应激反应的程度,及其随时间推移对猪生长性能产生的影响。

Pastorelli等人(2012)对122项已发表的猪场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研究了在商业养殖条件下某些应激源对降低平均日增长率的影响。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生长率下降多少是由于维持能量的增加造成的,多少是由于采食量的下降造成的。 这些数据显示,某些应激因素,例如呼吸系统疾病、脂多糖(LPS)和霉菌毒素对采食量的影响,高于对维持能量需求的影响。 热应激也可能会带来这种影响。而当涉及到与胃肠道有关的挑战时,平均日增重的降 平均日增重的降低,很大程度上是是由于维持能量需求的升高造成的。本研究未涵盖的其他应激因素包括:人工操作、疫苗免疫、粉尘、氨气或断饲断水的情况,所有这些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猪抗逆性检测

据研究发现,单一时间点的检测方式存在局限性,因为它不检测猪对应激源的反应以及从中恢复的情况。 尽管也有例外,例如生产年限就是对适应力和抗逆性累积结果的一次性测定。但除此之外,重复性测定是确定动物抗逆性的关键。

自动监控、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等新技术应运而生,为养殖者在猪场检测和收集重复性个体数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也使得在集约式群养的猪中记录个体采食量更为可行,如若没有上述技术,这在猪场是难以实现的。

最近,几个研究小组以不同方法来测定猪的抗逆性,其中有些人使用生产数据,有些人使用行为数据,而另一些人正使用人工智能来监视猪尾巴的姿势。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查看重复的观察结果,以发现波动的数量或随时间推移与预期标准之前的偏离。 一些人认为,猪个体采食量的逐日变化可作为抵抗热应激的量化指标 ,饲料摄入量日变化较大表明猪的抗逆性较差。

美国遗传研究人员证实,采食量波动或待在饲槽旁边时间的长短是猪对各种应激源(包括疾病)抵抗能力的指征,可用作猪总体抗逆性的遗传衡量指标。 在育肥阶段,每天采食量的偏差和每天待在饲槽旁边时间长短的偏差与猪的死亡率和所需治疗的次数呈正相关。

荷兰一个猪福利研究小组使用猪尾巴的姿势和完好度作为猪抗逆性的主要指标。 其背后的理论是:

抗逆性更强的猪不太会发生咬尾现象,这也与猪尾巴的形态有关-卷曲或挺直。

提高抗逆性的养殖管理

可以肯定的是,遗传学家已开始通过确定适合用作抗逆性指标的表型参数,为选育更具抗逆性的猪铺就道路。 行为研究强调通过养殖管理(如改善猪舍)来提高猪抗逆性的可能。在仔猪中,哺乳期间母猪饲槽的位置已被证明影响仔猪对断奶的适应能力。

增强猪对应激源的适应能力以提高应激反应能效的营养解决方案,也会在管理抗逆性方面发挥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研究正在进行,以更好地了解营养和其他养殖

结语                         

抗逆性方法要求我们改变对种猪繁育和管理策略影响力的评估方式。 虽然所建议的抗逆指标在商业条件下用传统操作并不总是易于衡量,但旨在帮助养殖者监控动物个体以实现精准畜牧业的新技术,无疑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该方法还强调在已知猪场条件下,需要通过优化和提高效率来增强对未来事件的适应能力。 从未有任何一个时刻像现在的新冠危机那样,提醒我们生活和畜牧生产有多么不确定和不可预测,使人们对抗逆性的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